第04:时事·科普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15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在“辐”中要知“辐”

  说起看不见摸不着的辐射,大家首先联想到的会是核武器、核电站,总会认为它离生活较远,但是自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发生之后,日本一轮又一轮的核污染水排海,引发了公众对核和辐射的高度关注。海鲜究竟能不能吃?辐射到底有哪些危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辐射的世界,了解它的具体模样。

  一、什么是辐射?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产生辐射。任何物体只要高于绝对零度(-273℃),便会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传送能量,永不停息,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就是辐射,常见的有声辐射、热辐射、电磁辐射等。

  辐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电磁波和粒子。按照波长长短,电磁波可分为无线电波(包括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伦琴射线(X射线)、伽玛射线,波长越短,能量越大。粒子主要存在于核辐射反应过程中,不稳定原子核自发地发生核衰变,发射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和正电子等。

  二、辐射成员介绍

  按照能否使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形成自由态,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电离辐射包括正负电子、质子、α粒子、γ射线、X射线、重离子和中子,非电离辐射包括高压线、微波炉、手机和无线电波、红外线和可见的光线。电离辐射的特点是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日常所说的辐射一般指对人体有影响的电离辐射。

  三、日常生活中受到哪些辐射?

  人类每时每刻都处在天然辐射的环境中,自然界中的天然辐射源主要有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及地壳中的放射性核素等。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于2024年5月18日—2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第71届会议上指出,来自天然辐射对公众的年有效剂量为3mSv。因此,辐射无处不在,无须过度担忧。

  近几十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核能的广泛应用,人们受到各种人工辐射源的照射。主要来源有医疗照射,譬如拍片、CT检查、核医学检查、放射治疗等;核动力生产,像核电站和核事故;工业检测、辐射育种等放射性同位素应用。

  四、电离辐射的危害

  电离辐射与人体相互作用会产生一些特有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性质和程度取决于人体组织吸收的辐射能量。

  如果短时间内接受较大剂量的照射,比如发生放射事故时,全身照射剂量大于1Gy,可引起受照者机体的急性损伤,如出现皮肤红斑,骨髓、肺、消化道损伤,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全身剂量大于6Gy以上,可能导致死亡。

  性腺、骨髓、甲状腺、肺、乳腺、皮肤、眼晶体等组织对电离辐射敏感,长期小剂量照射可能引起慢性皮肤损伤、造血功能障碍、生育力受损等慢性放射病,也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虽然电离辐射会损伤人体细胞,但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不科学、不理性的,所以我们不必谈“辐”色变,在低剂量下辐射并不能造成伤害,比如偶尔的一次拍片检查,它的照射剂量约0.1mSv。一次低剂量CT扫描有效剂量约为1.5mSv。

  辐射计量单位很多,常用来描述辐射强度和剂量的单位有戈瑞(Gy)和希沃特(简称西弗,Sv)。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采用毫西弗(mSv)或微西弗(μSv),1Sv=1000mSv,1mSv=1000μSv。而1Sv等于1Gy乘以生物组织的加权,每个部位的权重都不同,例如性腺0.08,乳腺0.12。在进行辐射剂量计算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辐射对生物组织的影响程度不同。但在换算时,可简单认为1Gy等于1Sv。

  五、遇到放射事故该怎么办,如何防护?

  按照辐射对人的作用方式,可以将照射分为外照射(身体外部照射)和内照射(在身体内的照射)。

  外照射防护记住三原则,时间、距离和屏蔽。

  受照时间越长,所受累积剂量越大,危害越严重。减少在放射源附近的停留时间,缩短受照时间,可以减少受照剂量。比如,在进行X射线检查时,医生在确保诊断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拍片时间。

  受照剂量随距辐射源距离的增大而减少,与放射源的距离越远,则剂量越小。

  使用合适的屏蔽材料来阻挡放射线。例如,铅板、混凝土等都可以有效阻挡X光等放射线。所以,在拍片或者CT检查时,可以穿戴铅衣等防护用品,以减少辐射对全身及敏感部位的影响。

  防止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是防护内照射的主要方法。

  由于放射性核素会以粉尘或者气体的形式逸入空间,因此进入放射性污染区域应当在穿戴工作帽、工作服等基本防护衣具的基础上,佩戴防护面具或戴口罩、穿防护服;做到不在放射性污染区域进食、吸烟、饮水,离开污染区域前洗手或淋浴。

  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后,可以立即采取服用适宜的药物或大量饮水进行促排,如服用碘片阻止人体对碘-131的吸收,促进碘-131尽快排出体外。

  六、海产品还能吃吗?

  根据东京电力公司2018年发布的数据,福岛核污染水含有氚、碳-14、钴-60、锶-90、铯-137等多种放射性核素,这些核素的半衰期多在5年以上,部分核素半衰期长达千年,需超过千年才能将放射性活度降低到一半。这些放射性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水生生物和人类的体内,导致基因突变、致癌、致畸等危害,可能会对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应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放事件,自2023年8月24日起,我国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以防范潜在的放射性污染风险。此外,国家海关、海洋监测等相关部门严格审核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严密跟踪中国沿海水质的变化,一旦发现放射性物质超标,将及时发出警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所以对于进口海产品,大家要保持警惕,关注海产品来源,但不必过度担忧,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产品,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黄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防科 汪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刊
   第04版:时事·科普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继续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
向海而兴 开放前行
坚定不移扛起全面深化改革时代重任
宏潭乡:“引凤归巢”赋能产业振兴
身在“辐”中要知“辐”
黄山日报时事·科普04身在“辐”中要知“辐” 2024-09-15 2 2024年09月15日 星期日